WFU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50歲,沒有為自己留下一些紀錄就虧大了!寫出影響力教會我的3件事





幾次和憲福育創『寫出影響力』的課程撞期,因為每天身邊發生的故事很多,總想要可以留下一點紀錄,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又有條理的產出,自己想寫讀者也想看的文章。

去年就聽聞何飛鵬社長可能不會再開這門課了,總覺得好遺憾,還沒上過怎麼就沒開了。所以課程消息一出來,不假思索先報了再說。但是上課前的功課量爆炸的多(對我來說啦),同班的同學除了有幾位每天都能產出一篇文章,還有兩位已經是暢銷書作家,看著大家寫文章的速度驚人,總想著都這麼會寫了,到底為什麼還要來上啦!



好文章或暢銷書是有跡可循的


很多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過寫日記、FB、Blog 的經驗,在不同的平台寫的文章需要不一樣嗎?發生的時事要怎麼寫進文章來表達個人觀點?寫作可以經過練習就會嗎?這些問題都在何社長不到 2 小時的時間全部傾囊相授。你以為上完課就可以出書了嗎?事情當然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有規律有節奏有計畫的開始打開敏感度,多看、多讀、多寫然後有『紀律』的產出文章,才有可能長出寫作的肌肉,說和寫都可以有很好的影響力,但是相較於說,寫的文章影響的時間比較長影響的人也會比較多。


寫出『中了』的文章要有什麼條件


專欄作家這麼多,每個讀者喜歡的作者都不一樣,哪些數據是可以參考的指標?專欄寫作有沒有方程式,跟著做就可以比較容易嗎?要命中讀者要準備哪些素材?為甚麼有時候點閱數高有時候又比較低,到底有沒有架構可以依循,暢銷專欄作家謝文憲憲哥用 2 堂課完全不藏私的列出架構、邏輯、概念和方法,一步一步跟著做持續寫才會進步,不斷寫才有可能漸漸被看見。





用對Key Word 對文章傳閱的速度影響這麼大嗎?


既然要寫就是希望被看見,那為甚麼不好好把你正在使用的工具功能發揮到最大呢?平常要找資料都很會,遇到自己的文章就不會,其實~都是同樣的道理,簡報技巧搜尋量最高的王永福福哥前兩本書是出  Joomla  的電腦書,他用他最熟悉的電腦語言,一語道破大家的迷思,每一個步驟都有意義,每一個字都可以產出大數據,原來不是寫就好,有計畫的做好可以方便被搜尋的字彙原來這麼重要。

學會這三件事,當然還要有效率的產出,用 7 小時寫完一本書的 XDite 現身說法他怎麼做,用哪些工具來輔助,讓效率更高。

課程的尾聲已經充了滿滿滿滿的電,也希望在即將到來的 50 歲可以為自己留下一些紀錄,為每天經歷的故事留下可以被複製的方法,對於燒肉及餐廳的經營和管理可以更有影響力的分享。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離職前一定要留下好印象嗎?





『請問黃巧婷曾經在你們公司任職嗎?』人資走進來問我幾年前有一位高階主管的名字,因為她接到一通詢問的電話,對方想要詢問這位高階主管在這邊任職的時間,可是她沒有遇到過這位主管,方不方便請我提供給對方,來電話的是一家頗知名的旅館。

這位高階主管在這裡任職的時候表現得很積極,她的專長是組織、訓練和溝通,可以做藝術表演邀約我後來才知道,到職後她希望讓餐廳可以更多元化的發展,這個部分是團隊都不曾接觸過的,我們很驚奇這樣的合作,也做了好幾次叫好叫座的表演及活動。但是要能常態有這樣的表演免費提供給顧客,公司也得要有能力負擔,經營面和藝術面常常天人交戰,難以兩全。

經過討論後我希望把藝術表演的頻率降低,希望這位高階主管能多花一點時間在經營團隊和業績上面,因為在職時間長了空降的主管如果沒有戰績,很難得到員工的認同,那麼要推的方案就會窒礙難行接著當然就看不到績效。原本的資深員工也開始露出不耐,不知道高階主管除了表演邀約對團隊的幫助是什麼。

她在到職前因為有自營公司,還有一些顧問案即將到期,我答應她可以用一些時間盡快把案子結束,畢竟這是之前就已經在執行的。但是半年後她的公司突然又有了新的案子,壓縮了在公司上班的時間,又沒辦法用其餘的時間到現場協助店鋪主管績效提升,基於種種原因我們就提前終止了合作。所以當對方人資問我她在職的時間怎麼會這麼短,她在我們餐廳負責什麼業務,我實在很難說個明白。

掛完電話,我想起更早之前我有一位現場的工作夥伴,是一位能力很強的服務人員,但是也因為能力強主管常會把重要的事交辦給他,他可能覺得主管不能少了他,就有了傲氣常常情緒失控不只對同事,主管不在的時候更會對客人臭臉。最後甚至搞小圈圈,想跟主管抗衡,主管也面談他很多次,最後在他提了離職,互相都鬆了一口氣下結束。

但是要離開前卻把還留下來的人搞得烏煙瘴氣,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把團隊校正好。離職後約莫兩年,他當時的主管接到金融業打電話來徵詢他之前的工作狀態,主管告訴我他選擇據實以告,所以不確定他是不是有得到那個工作。

離職前留下的壞印象,雖然不一定會對未來造成傷害,但是如果離職時留下好的印象,說不定哪天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我人生中的貴人就是我在當學徒時高我好幾階的師傅,他看到我工作時的認真才會願意在我需要幫忙的時候全力協助我度過難關。

工作最重要的是在職的時候全力以赴問心無愧,即便有一天遇到要徵詢這種事,我相信再叼難的主管也找不到缺點來扯後腿。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辦一場「讀一本麻葉的書」讀書會






那天商業周刊尤子彥問我:可以在大店長讀書會分享麻葉的故事嗎?我反問他:我可以讓麻葉夥伴也一起分享嗎?子彥同意後我反問夥伴們「你們可以和大店長們分享在麻葉的故事嗎?」大家一致篤定的點頭說『我們可以』,堅定的眼神著實有讓我嚇到,我也承諾一定幫大家找到像程天縱老師那一場一樣120人來聽大家的演講。

很快我就收到來自講者們的草稿,寫草稿的用心令我汗顏,感動得無法形容,因為他們除了上班之餘,還要想要講什麼?有什麼可以講?講這些聽眾喜歡聽嗎?準備的稿子裡有些話平常我聽不到,透過草稿我深深知道那些我常常掛在嘴邊堅信的價值已經深深埋在他們的心裡。

從想用各種不同字型的ㄌ一ㄢˋ把麻葉的講者串在一起,每一位都是第一次上台就要面對100多人,壓力真的不小。有時候從辦公桌抬起頭,門外的講者搖頭晃腦兩隻食指不停的在腹部前面繞圈圈想進來,「魏姐~我先講一次給你聽好不好」。才剛送走一個,沒多久又一個眼睛腫腫悠悠的推開門「魏姐~那個..昨天半夜那一版你幫我刪掉,我自己一邊講一邊哭,這樣我很激動客人沒感動,我再換一下好了」。從接到要辦「讀一本麻葉的書」讀書會,這個場景每天都在出現。

群組討論的內容叮咚叮咚,半夜 3:00 交投影片不稀奇,還有4:00、5:00一直改一直換,大家都把第一次的上台看得好慎重,每個人都不想丟了麻葉的臉,把麻葉的成敗放在心裡,心境的轉變、抗壓和勇於面對的決心,不嫌煩不怕苦,對自己的不放過,常常令我眼眶泛紅。

稿子改了又改,投影片換了已經不知道第幾次,先內部試講再請外部老師來幫忙,老師就差沒有說福哥常說的【請重做】,大家低著頭默默地回去全部砍掉,無限循環再來一次,認真到我覺得再苛責真的就沒人性了。可是他們卻不想放過我,改!改!改!繼續半夜3:00「魏姐~雲端的檔案幫我看一下喔!」 4:00 「魏姐~昨天那個故事我換了,你再幫我看一下喔!」5:00「投影片我有增加2張,這樣會不會太多,幫我看一下喔!」

無限次循環一直到要上場前,我因為自己也要準備開場和結尾,平常故作冷靜的我也漸漸顯出焦慮,而他們還想再修正個小地方,因為在他前面的夥伴投影片變身了,他也想要再更好一點,超無言啦!大家的專長在服務,文書電腦的能力都不是很在行,我要準備又要幫大家改,只好求大家「拜託~不要再改了好嗎?趕快去練習喔!乖」

看到大家在餐廳外面的竹林裡走來走去,口中喃喃自語,或是坐在馬路邊發著呆嘴巴手勢揮舞,不知道的人真的以為這家餐廳的員工怎麼了,所幸~雖然都很緊張但是因為準備充足,開始2分鐘後就漸漸恢復正常,因為講的都是自己熟悉並且正在做的事。

活動結束後,看到大家被簇擁著,熟悉的朋友跟我說,很多客人向你的員工遞名片好像要挖角ㄟ,我說「這我有預期,但是~如果被挖走就是我做得不夠好,還要努力。更何況他挖錯人了,直接挖我應該比較快吧XD」




大部分的老闆都很會賺錢也很愛賺錢,但是你的『enough』是什麼?





銷售老師在台上跟我們分享著她多年業務的故事,當她說到她做了業務很多年,看過很多老闆,大部分的老闆都很會賺錢也很愛賺錢,可是~她很少遇到一個老闆,這麼不愛賺錢,老師的眼神射向我,我趕快轉頭看同事,只見他們頻頻點頭。

老師說:老闆經營事業就是要賺錢,這是天經地義,可是老闆把這麼多時間和金錢拿來用在員工身上,這真的很離奇,尤其~老實說你們還不算是大企業,但是規格卻不比大企業低重點還免費,我們公司這麼大員工上課是需要付費的。再加上你們辦活動請到的講者很多都不是一般人請得到的,就連我這麼常在外面上課都覺得很羨慕,當你們公司的員工很幸福。

還記得那次辦完大店長讀書會,我把當年度 11 個月以來我們上過的課程統計,光內外訓的課程就到了 69 次,讀書會的創辦人問我你們的教育訓練的預算是多少?當時,我說:沒有預算限制。創辦人不可置信的看著我,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對我來說只要時間和每次產生的經費我們可以負擔,沒有設定次數多寡的問題,只有課程對大家有沒有幫助的問題。

會後財務部的同事告訴我,「魏姐~你真的沒有限制我們只能花多少錢,我們自己就會互相叮嚀省錢,因為公司已經請這麼好的老師來幫我們上課,我們應該要自己把關好,不要再增加負擔」

看到同事頻頻點頭,財務部門急於說明,我想這是團隊領導人最感到有成就感的事,老闆的心意員工能理解,員工的付出老闆能看到,原本只是想要讓身為餐廳服務的員工,能學到除了每天都在做的服務之外,有什麼是讓她有一天離開這裡的時候還能有成就感、能帶著走、能記得一輩子的,可以這些過程就變得好有價值。

還記得有一天和米其林的主廚一起用餐,席間我問他,用米其林的規格經營餐廳,卻用一般甚至更低的價格,這樣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這樣能獲利嗎?只見主廚露出微笑的跟我說,他的餐廳可以說是米其林二星餐廳裡面最便宜的,但是他希望在台灣能讓更多人都有機會可以嚐到 Fine Dinning,所以即便已經又升了一星,他仍然堅持初衷,不調整最低門檻的價格。

每個人都想要賺錢,但是那個『enough』是什麼?雖然用 1850 的價格賺不了錢,但是回到最初想要讓更多人有能力接近的初心,也許那個『enough』就有答案了。

每個人的 enough 都不一樣,沒有相同的形式也沒有絕對的對錯,對我來說除了要讓餐廳賺錢,要讓員工將來有一天記得他在麻葉的日子不是只有端盤子,而是學到很多在當時可能用不到,但是有一天他卻信手捻來可以用的功夫卻很重要,也是我們一直樂此不疲的原因。


從老闆的腦袋挖東西放在自己的口袋帶走